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主编的这部《中国少数民族史大辞典》是第一部以中国少数民族历史为主体的大型专科辞典。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在民族史学研究方面力求提供一部收录广泛,资料丰富,解释详明的工具书,以满足专业工作者及广大读者的需求,同时借此进一步推动民族研究工作,普及民族史知识,适应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,及宣扬党的民族政策,促进中外文化交流。
已故著名的民族史学家、蒙元史专家翁独健教授首先倡议编纂此书,并在编写内容、体例等方面作了具体指导。可惜此书的编察工作尚未全面展开,先生已与世长辞,我们从1986年着手搜集和拟定词目,至1992年总纂定稿,写成了这部收词28300余条,560余万字的大型辞书。
在编纂过程中,我们力求以马列主义为指导,争取做到释文的科学性、知识性、稳定性、简明性的统一,在收词和释义方面,力争在篇幅允许的范围内,努力做到收词全、内容丰富、释义深化,向读者介绍更多的民族史知识,提供较多的信息,反映出最新的科研成果。
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担任主要撰稿和审定工作,并邀请一些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学有专长,精通民族史的专家、学者为此书撰稿。参加本书编写工作的共有82人,其中教授(研究员)43人,副教投(副研究员)28人。
在此书编辑和出版过程中,得到吉林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和协助,出版社将此书列为重点出版书籍之一,使之得以顺利付梓和出版。还有许多同志作了大量具体工作,对此,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。
本书虽经反复修改和校订,但由于中国少数民族历史纷繁复杂,涉及方面极为广泛,有些间题尚待研究,囿于水平,加之缺乏经验,不足之处在所难免,恳请读者提出宝贵意见,以便今后改正。